2018-12-31 自由時報 記者吳佳蓉/台北報導
為解決大型財團法人淪為企業集團控股公司及避稅亂象,財政部今年初修法,刪除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團體股利所得「免稅金牌」,從今年起公益支出須達所有收入的六成以上才可免稅;明年將進一步拉高免稅門檻及條件,最高得達八成以上,且限制不可購買主要捐贈人及關係企業股票,及限制主要捐贈人擔任財團法人的董監事比重等,藉此削弱財團法人作為家族控股公司的功能。預計行政院明年初就可拍板發布實施。
0 評論
2018-12-28 中國時報 張孝義/台北報導
保麗龍大王廖有章過世後,爆出爭產訴訟,現任和橋實業董事長、也是廖有章外甥的李清良昨表示,根本不是兄弟鬩牆,而是大表弟廖振鐸私心自用,不顧英屬維京群島法院判決他不是三龍公司董事的確定判決,掠奪所有股東的權益。 2018-12-28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報導
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越來越常見,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昨(27)日表示,外籍配偶在同一課稅年度於我國境內居留合計滿183天,就必須合併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;如未滿183天,可選擇合併或單獨辦理申報。 2018-12-27 盧振池
最近幾年大家一定常聽別人說:「花得到的是財產,花不到的是遺產!」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玩笑話的成份居多,但它卻是不折不扣要提醒人們即時行樂、活在當下,不要什麼事都只想著留給小孩的醒世警語。尤其是房地產這種價值很高、又是自己一輩子打拼下來的資產,如果老了、退休金不夠多,應該考慮把名下的房子「以大換小」、「以市區換市郊」或是參加「以房養老」方案,讓自己多一點退休金好好過生活,別只想著要把房子留給下一代。 2018-12-26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╱即時報導
很多人對稅務會有一些似是而非觀念,最常聽到就是「保險金3330萬元內免稅」。 所謂3330萬元免稅的說法,其實來自於所謂的「最低稅負」課稅原則。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解釋,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,保單「受益人」領取「特定保險給付」時,必須計入「基本所得額」來計算是否應繳交俗稱的「最低稅負」。 2018-12-26 張欽/台北報導
補教名師高國華8年前與補教天后陳子璇國道喇舌被拍後,同年與美女主播妻子蔡郁璇離婚,另娶陳子璇,但2人的糾紛並未落幕,蔡郁璇不滿高國華炒股入獄後,中斷給付贍養費,去年聲請查封拍賣高家祖厝,豈料,高國華元配何廷芳跳出來,主張高也欠她7000多萬元的贍養費,要求分配法拍後的賣屋款,台北地院認定何有此債權,判蔡郁璇敗訴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