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1-30 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/台北報導
游先生(化名)重病期間,家人從他的帳戶密集提領現金,總金額達350萬元,家人說花掉了,國稅局認為是隱匿遺產,要求舉證流向,最終只拿得出30萬醫療支出證明,320萬元被加回遺產總額計算遺產稅。
0 評論
2020–11-29 自由時報 記者黃良傑/高雄報導
高雄影城大亨之一曾清水於2007年病故,遺留十全影城等近20筆房地產,引發長女與3子間的爭產官司,長女曾正好於父親過世後被撤經營權,她因護母同意將其可繼承的遺產,全部由母親繼承,但察覺不公未依願留給母親,反被3兄弟所分,提告爭取應有遺產敗訴,已上訴二審高雄高分院。 2020-11-28 工商時報 林昱均
財政部近日公布最新財稅資料顯示,持有一年內短期轉賣不動產件數,近五年呈現倍數成長,從近三千件成長到近六千件,顯見投資客寧願被課重稅也要買賣不動產,導致短期交易熱絡,惟平均每件稅額逐年下滑,主因是短期出售標的多為低總價。 2020–11-28 MyGoNews蕭又安/綜合報導
人的出生是偶然,離開是必然,當我們離開時,剪不斷理還亂的除了親情外,就是遺產。早期的長輩重男輕女,當繼承發生時,女孩們總會很認分的拋棄繼承權或協議讓男生取得遺產,甚至連長孫都可以獲得往生祖父母的青睞,得到一筆額外的豐富遺產,可見傳統對於子嗣傳宗接代重視。 2020–11-26 早安健康新聞中心/李宇涵報導
在社會案件中,不少家庭為了爭產而鬧得不可開交,最苦的通常是臥病在床的人,如果已經意識不清或無法自理生活,卻又不想讓子女、配偶照顧,也不想讓他們趁虛而入挪用財產、代領保險金,那應該怎麼做呢? 2020-11-25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報導
親人離世,該如何準備遺產稅申報?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,被繼承人若留有財產,應在死亡日起六個月內辦理遺產稅申報,可申請延期三個月。但許多民眾對於遺產稅申報一頭霧水,國稅局表示,納稅人最常問的問題不外乎兩種,第一是哪些財產要計入遺產稅,第二扣除額證明文件有哪些。 2020–11-24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文/紀佳妘
讓保險更保險!生活中常見保險金無法真正照顧到受益人,或是下一代理財經驗不足,將這筆錢一夕間敗光,如果能將保險金事先替家人安排好,透過保險金信託的方式,就能避免遭人侵占、不當挪用等情況發生,快來看看保險金信託的5大優勢,更能把對家人的愛與關懷真正延續下去。 2020-11-24 工商時報 郭及天
少子化加上房市轉熱、建商搶建,近年國內「長房不長人」情形更為嚴重,五年來全台住宅增加了5.5%,約增加了46.1萬戶住宅,不過人口僅增0.3%,約增加了7.6萬人,六都中台北、台南、高雄都是「房增人減」,僅有新北、桃園、台中「人房雙增」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