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0-29 聯合報 / 記者王宏舜/台北即時報導
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四年多前過世,遺囑將遺產全留給二房獨子張國煒,並指定張國煒接任總裁。大房不滿,大房三子張國政提確認遺囑無效訴訟,但台北地院認定遺囑為張榮發親簽且符合法定要件,判張國煒勝訴。張國政上訴,高等法院今行準備程序,但因涉及家事處理程序,法官諭知不開放旁聽。 2020-10–29 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/台北報導
境外資金專法上路一年多,已吸引逾2,000億元海外資金回台,不過個人匯回資金,其實未必需要課稅,台北國稅局指出,包括過去匯出海外的本金、已完納最低稅負的海外所得,以及已逾核課期間的資金,個人將這三種資金匯回,可以不用擔心課稅的問題。 2020-10-28 卡優新聞網
民眾申報繳納遺贈稅時,若因現金不足可申請改用不動產實物抵繳。根據財政部國產署統計,截至今(2020)年前9月共已核抵602筆不動產,平均抵稅金額約10億元,推動成效頗佳。 2020-10-28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報導
許多富人長年居於海外,來不及回台灣落葉歸根,就在海外終老,國內子女申報遺產稅就要特別留意,死去親人的身分到底屬不屬於「境內居住者」,身分不同,可適用的扣除額也有差別,稅負將會差很大。 2020-10-28 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/即時報導
離年底只剩約兩個月了,中區國稅局大屯稽徵所提醒,明年要列報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,今年要動用長照服務,官員說:「給長照扣除額,是要減輕需要照顧者的支出,如果沒有支出,就表示不需要協助,稅捐機關不會認扣長照扣除額。」 2020-10-27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
韓國三星(Samsung)集團會長李健熙25日辭世,享年78歲。根據路透社估計,不包括房地產等其他資產,單是股票部分,他的法定繼承人可能要繳交高達10.6兆韓元(約新台幣2,674億元)的遺產稅,即便可分期繳交稅款,每年稅額也超過1兆韓元,預料相關遺產稅是一筆「天文數字」。 2020-10-27 經濟日報 / 記者程士華/台北報導
富豪過世後留下配偶,計算遺產稅時,要注意死亡前二年贈與、剩餘財產差額請求權等二項規定,南區國稅局指出,尤其針對死亡前二年已經贈與給配偶的財產,雖然仍要計算遺產稅,但是在配偶請求計算差額時,卻要排除計算。 2020–10-26 ETtoday新聞雲 記者張菱育/台北報導
新北市永和區的一處透天,林姓家族因接受長輩遺產,為了公平分配財產,所以透過法院拍賣房產,於日前執行三拍,共收到2筆標單,最後由當地的戴姓醫師得標,且加價9百多萬元得標,已貼近上拍底價。法拍業者推測,得標人以接近市價買下,除了可以作為洗腎中心之外,之後還有機會與相鄰透天一同整合,兼具自用及投資效益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