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7-31 聯合報 (記者沈婉玉整理)
近年國際租稅環境劇烈變遷,從OECD發布稅基侵蝕及利潤移轉行動計畫(BEPS)以來,不到四年的時間已如同金融海嘯一般捲起稅務海嘯,高資產族及企業必須深入了解國際租稅規則的變化趨勢,才能做好規劃及風險管理。
0 評論
2019-07-29 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/台北報導
境外資金匯回專法相關子法已陸續公布,資誠會計師林巨峯分析,從經濟部預告子法來看,至少有三點要注意,資金匯回投資現有事業不可以買老股,不可用於併購交易,而「軟體技術」與「必要支出」等的投資範圍,還有待主管機關釐清。 2019-07-29 自由時報 記者張文川
如何寫一份好遺囑?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表示,要製作一份好的遺囑,除了須注意符合法定格式,還建議最好是在遺囑中指定遺囑執行人,不侵害法定繼承人的「特留分」,清楚交代財產要分割或共有,要遺贈給非繼承人也應載明,做好這4點,基本上就已可幫助後人省卻很多麻煩事。 2019-07-26 工商時報 彭禎伶
境外資金回流只能買保障,不能用保單理財。金管會25日公布,境外資金回流先扣10%稅款後,25%可投資國內債券、台股、基金等,其中若要投保保單,不得逾匯回資金完稅後金額的3%,且限保障型、高齡化商品。 2019-07-25 工商時報 彭禎伶
境外大戶又回來了。壽險境外保險分公司(OIU)6月有20張保單,保費收入約1,082萬美元(約新台幣3.36億元),是去年同期的5.3倍,其中如新光人壽4張保單就有723萬美元的保費,平均每張保費約新台幣5,600多萬元,業者表示,今年以來有不少境外高資產者透過私人銀行,來台投資及投保。 2019-07-25 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、翁至威/台北報導
高雄國稅局表示,台商個人欲從中國大陸匯回投資盈餘所得,要注意是屬於個人直接投資,或是透過第三地公司轉投資,若所得歸屬於第三地,可能影響在台扣抵大陸地區已納所得權益。 2019-07-25 聯合晚報 記者程士華/台北報導
辛苦了大半輩子拿到退休金,還沒領到卻去世了,家屬應如何處理退休金的稅務問題?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,依據當事人身故的時間點以及退休金申請進度,有三種常見的樣態,可以供民眾確認財產於哪種狀態。 2019-07-25 工商時報 朱漢崙
政府推動長照2.0政策下,安養信託的承作人口也愈來愈多。根據全體國銀承作安養信託業務量排名居冠的合庫內部統計,儘管接近七成的安養信託戶是65歲以上,但在65歲以下的人口亦已越來越多,截至去年底止已超過三成,由此可看出安養信託已有提早規畫的趨勢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