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3-31 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/台北報導
大筆遺產繼承,往往會伴隨法院判決而定。台北國稅局指出,如果是繼承人之間為了產權分割而引發訴訟,仍然要依法如期報繳遺產稅;另一種情況是被繼承人生前有部分財產在訴訟中,死後才判到他的名下,這類財產才可以等判決確定後,再於六個月內申報遺產稅。
0 評論
2020-03-30 記者羅志華/台北報導
知名製片裴祥泉生前指定徒弟邱瓈寬為遺囑執行人,將2億遺產分配給眾徒弟,但裴祥泉胞妹裴祥麟不滿沒分配到遺產,提遺囑無效告訴一審勝訴;知名導演朱延平主張裴祥泉生前欠他3600萬債務,向裴祥泉親屬請求返還,北院3月30日判他們,應以繼承到的遺產為限,最高給付朱延平3600萬元。 2020–03-30 旺報記者李鋅銅/綜合報導
中華遺囑庫近日發布《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》,首次公布大陸年輕人立遺囑大資料。截至2019年底,共有2333位60歲以下中青年人訂立登記遺囑,中青年訂立遺囑人數持續增加,「90後」三年來立遺囑人數翻近3倍。 2020-03-25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/台北即時報導
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表示,由於台股近來因疫情大幅回檔,高資產族群可考慮利用這個時機,將名下股票移轉給子女,因為移轉股票的價值,是以贈與日的收盤價計算,趁股價低檔時移轉,可獲得較好的贈與稅節稅效果。 2020–03-25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/台北報導
國內財富管理龍頭銀行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個人金融副執行長楊淑惠表示,從中國信託銀行與資誠合作的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中發現,高資產客戶對於家族財富傳承有強烈需求,但在一年內並無付諸實行的具體規劃,就多年與客戶互動的經驗,可歸納四大痛點與四大輕忽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