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1-31 財政部賦稅署
近來強化稅務合作與國際稅務資訊透明反避稅趨勢興起,美中貿易戰線不斷延長,不少長期在海外發展的臺商為減輕企業所受衝擊,開始調整全球投資營運布局,回臺投資成為重要選項之一。行政院為協助受影響臺商順利返臺投資,積極推動「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」,整合各部會資源提供土地、水電、人力、稅務及資金等措施,儘可能排除各種可能不利的因素,以吸引優質臺商資金回流,帶動國內經濟發展。 2019-01-29 ETtoday新聞雲 記者李蕙璇/台北報導
近日三家國內壽險公司遭申訴業務員招攬不實,以致以為購買儲蓄險保本解約卻拿不回保費,或是不知道投資型保單報酬得自負盈虧,甚至保單被冒名貸款也毫無所悉,金額高達400多萬元到1,700多萬元,總計約3千萬。 2019-01-29 NOWNews財經中心 / 綜合報導
內政部最新統計,2018年全台房產繼承數創新高,主因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,年輕一族得以繼承過世長輩的房產;繼承不動產之後不僅享有權利,也需繳納遺產稅,後續若有轉賣規劃,仍須繳交其他稅賦,其中,房地合一稅制因可計算合併年限將可望降低交易稅負。 2019-01-28時報資訊 【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】
財政部公布全國財產稅籍持有人擁房地筆數,依照所有權人的縣市和性別統計,全台以出生於台北的男性平均擁房1.73筆為最多,其次為新北的男性1.7筆,第三名為台北女性1.62筆;至於擁有土地者,則以新竹縣男性最高,有地者平均擁有6.33筆,桃園男性5.94筆,新北男性5.86筆。 2019-01-27 聯合報 記者呂開瑞/桃園報導
藍姓老先生有四個兒子,他去年過世前一個月前預立遺囑,稱兩筆價值上千萬以上的土地不讓未盡孝的三個兒子繼承,由三子獨自繼承。老先生過世後,長子打官司爭產,法官判遺囑有效。 2019-01-27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報導
納稅義務人欠繳稅款,最後名下財產遭到禁止處分登記時,財產價值原則上依據公告土地現值、房屋現值加計兩成來估價。不過,如果納稅人認為估價太低,可主動提出房屋時價相關證明,經查明屬實,就可以核實認定。 2019-01-26 東森新聞
知名小美冰淇淋後代,為了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對面豪宅一個600萬的停車位,對簿公堂!創辦人陳阿章孫女陳小姐出面控訴,當年工廠改建成大廈後,父母有分配到一個車位,指控卻被親戚占用,官司打了兩年多,法官認定她父母無法提出任何買賣契約,來證明有使用權,判決敗訴。 2019-01-24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/台北報導
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上路多年,國稅局提醒民眾,在取得日認定、成本或費用計算等規定上,常有納稅義務人申報錯誤,提醒民眾,個人出售適用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的房地時,無論是交易所得或損失,都必須留意申報期限及相關規定,以免逾期申報或遭剔除補稅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