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9-27 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╱即時報導 國內上市櫃公司進入世代傳承高峰期,根據統計,多數台灣的企業主仍採取贈與方式,移轉股權給下一代,但也有越來越多企業主以財產信託方式,讓子孫可以享有股息。 資誠家族企業暨財富傳承辦公室會計師洪連盛分析,企業主把財產所有權移轉給下一代或給公益團體,如果是給下一代,就會面臨遺產稅或贈與稅。如果是捐給公益信託或基金會,則免贈與稅或遺產稅,但所有權就變成公益組織的。
洪連盛指出,個人持股在家族企業股權傳承上具有一定的障礙,主要因素是因為台灣民法對應繼分及特留分的規定,可能使股權在代代相傳後而分散,而且股權因分散給後代子孫分別持有,每個後代股東對股權均有各自的處分權、投票權及受益權,因此,容易使家族持股因代代繼承後而可能失去經營權。 洪連盛進一步分析,台灣目前可使用的家族股權傳承工具,可分為以下幾種, 一是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或家族控股公司(或稱家族投資公司)。台灣的閉鎖性公司及家族控股公司因投資國內公司所獲配的股利,不計入營利事業所得課稅,亦即無須繳納20%公司所得稅,但若獲配股利不再分配予股東,需繳納5%未分配盈餘稅。 二是私益信託,依受益人性質有不同的課稅方式。若受益人是個人,則屬個人的股利所得,可選擇分離計稅使用28%的稅率,或併入個人綜所稅計算繳納所得稅。若受益人是法人,課稅方法同前述閉鎖性公司及家族控股公司。 三是公益信託,目前公益信託取得受託財產(公司)的股利無須繳納所得稅,但依據立委王榮璋所提出的公益信託法草案,未來可能公益信託的公益支出未達一定比例時,公益信託可能需繳稅。 四是財團法人公益基金會,依據今年度1月的稅改,財團法人基金會取得國內公司股利,其支出須達一定比例,其剩餘的所得必須繳納所得稅,若公益支出達一定比例,則剩餘損益可不需繳納所得稅。 速覽關鍵
速覽重點 1、台灣多數企業主移轉股權仍以贈與方式居多 2、目前有越來越多企業利用財產信託方式,給子孫享有孳息 3、家族股權傳承工具有四種: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或家族控股公司、 私益信託、公益信託、財團法人公益基金會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
作者理財翻轉學院 封存檔
十二月 2020
六大主題 |